2025年3月,学院教工党支部以“党建引领聚智赋能 AI驱动教育创新”为主题,开展系列人工智能主题党日活动。通过校内外培训、技术研讨、校企合作与国际研学等多元化形式,深化党员教师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中的先锋作用,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
多维培训强基础 党员领学促提升
活动期间,龙妍等教师党员牵头组织多场专题培训与技术分享。赴广西质量协会、南宁儿童康复中心、凭祥市东南亚外语学校等开展AIGC培训。并在每周例会设置教师技术分享环节,党员教师聚焦智能体搭建,本地部署DeepSeek-R1大模型、机器学习等内容,探讨AI在教学资源优化、提升备课效率、整合行业动态中的创新应用,推动课堂从‘经验驱动’向‘数据智能驱动’转型。”
龙妍在广西质量协会进行培训
关志广在例会上进行AI技术分享
校企协同拓路径 产学共建谋发展
郝思喆等党员参与南宁市壮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开发了一套基于物联网感知和AI技术的智能猪只监控养殖管理系统,每年为企业节约人工成本约5万元,并增加收益约5万元。同时,禤浚波等党员博士团队走访广西壮族自治区种子管理站,对管理站近期提出的种子扦样信息AI识别项目需求进行沟通对接。
郝思喆、张青带领学生开展校企合作
禤浚波参加人工智能+赋能种业发展交流会
跨境研学聚合力 智能互通育英才
在3月中旬,我院与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举办“中文+人工智能”国际研学活动中,由李光荣、黄全宾、韦琼略、龙妍、禤浚波、郝思喆、卢广兴等党员教师组成了工作小组,向马来西亚研学班学生系统展示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应用场景,带领国际学生共同探索人工智能的奥秘。并带领研学班实地考察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军科技企业,充分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赋能千行百业。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中文+人工智能”研学培训开班典礼
本月的系列主题党日活动,以“党建+AI”为纽带,实现了理论学习、技术攻关、校企合作、国际交流的有机联动。未来教工党支部将继续推动AI技术在教学资源开发、产教融合、国际合作等领域的深度赋能。
撰稿:人工智能学院 郝思喆
一审一校:人工智能学院 卢广兴
二审二校:人工智能学院 韦琼略
三审三校:人工智能学院 黄全宾